根据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规定及《关于201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陕科办发〔2018〕20号)相关要求,现将我公司拟推荐项目的项目名称、项目简介、主要完成人情况、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主要完成单位排序及贡献、完成单位合作关系说明、主要论文专著目录和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客观评价、知情同意证明、推广应用情况等信息予以公示,面向社会征询异议。
自公布之日起7个自然日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布项目持有异议,可以向公司技术质量部提出,我们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交书面异议材料和必要的证明,并在书面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或个人署名,提供联系方式,以匿名方式提出的异议不予受理。公示期结束后,将不再受理异议。
现将项目公示如下:
奖种: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古建筑抗震及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主要完成人及排名:1.郑建国,2.徐 建,3.钱春宇,4.谢启芳,5.马 蒙,6.尹学军,7.胡明祎,8.李俊连,9.曹 杰,10.隋 ?,11.张 凯
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及排名:1.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4.北京交通大学,5.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公示期:2018年3月29日~2018年4月4日
项目详细内容见附件。
联系人:李玮
电话:029-62658821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日期:2018年3月29日
附件:项目详细内容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企业横向委托项目,属于众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古建筑保护、岩土工程、结构工程、车辆工程、隧道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用土动力学、结构动力学、疲劳力学、波动理论、车辆动力学、振动工程测试、数值计算方法、防震隔振技术与材料等综合知识去解决古建筑抗震与振动控制的复杂难题。
本项目的技术内容和创新主要包括:
(1)研发了古建筑结构系统的无损勘察、结构损伤识别关键技术。将三维激光扫描、地质雷达、模态测试等新技术成功应用到古建筑地基、结构或构件动力参数及特性无损检测、损伤程度鉴定中,为古建筑振动控制和震害防御技术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相关成果已经纳入国家标准《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也可为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
(2)发展和完善了古建筑抗震性能与性能退化理论。基于典型古建筑结构大型模型振动台试验,揭示了古建筑结构地震损伤机理、地震响应机理及抗震性能退化规律,建立了古建筑结构抗震评估方法。通过古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法及其加固后的性能研究,提出了古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设计理论与方法。课题相关成果可为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的修订提供依据。
(3)研究并提出了古建筑振动容许标准。基于大量古建筑的结构和材料疲劳特性试验研究,获得了古建材料疲劳寿命S-N曲线,结合整体疲劳损伤数值仿真与振动响应实测结果分析,得到合理的古建筑容许振动标准。以该标准去评估和治理古建筑受振动影响,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可达到确保古建筑安全和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相关成果已经纳入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
(4)建立了轨道交通长期振动对古建筑影响的三级动态预测评估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精度解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的预测评估需求,尤其通过振源-传播介质-古建筑的大型三维动力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减振方式、列车运行速度、本体加固措施等多种因素下古建筑的振动响应规律。提出的基于实测数据的两级校准定量预测方法及实测动态参数反演模型分析方法,对古建筑的振动响应进行了精准的预测,后期系统振动监测结果与预测结果在规律和数值上高度吻合,解决了复杂振源影响下的古建筑振动影响评估方法预测精度不足、缺乏系统科学性的难题。相关成果已经纳入国家标准《建筑振动荷载标准》。
(5)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振源减振、屏障衰减、本体加固的“多道防线综合振动控制技术”。空间减振设计方法、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技术、屏障隔振技术等成功应用于西安、北京地铁中多处重要古建筑的保护工程中,将古建筑在多源交通叠加影响下的振动响应降低至容许范围内,有效解决了往复交通荷载对古建筑振动影响的难题。相关成果可为国家标准《隔振设计规范》的修编提供依据。
根据最新的科技查新报告,国内外古建筑抗震及振动控制领域未见以上创新成果的报道。
二、技术方法和手段创新
基于现状勘查、测试、评估-灾变机理与响应机制-预测方法与评判标准-加固措施与控制方法的整体研究思路,采取数值仿真、模型试验、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综合参数反演等多种手段,开展了系列专题研究。掌握了典型古建筑的基本力学参数,明确了古建筑结构等疲劳损伤特性,提出了复杂叠加振源引起古建筑的振动响应的计算分析及评估方法,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振动容许标准,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抗震、减振、隔振措施研究,最终形成古建筑抗震及振动控制的关键技术,并将其成功运用于北京、西安等地的多处重要古建、文物保护工作中,成为同类领域研究的典范。
三、合作关系说明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国家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国家多次强调重要性,党的十大着重提出“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并在其后的十三五规划中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日益兴起和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科学、经济以及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而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有效且重要的协作模式,通过加强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和紧密度,能够有效优化创新组织体系,在推进国家经济转型中起到重要作用。
项目参与人郑建国、徐建、钱春宇、谢启芳、马蒙、尹学军、胡明祎、李俊连、曹杰、隋?、张凯共11人在该项目研究期间以共同参与项目立项、撰写研究报告、合著论文、交流沟通、协作开展调研工作等多种方式参与该项目的理论框架构建与实证分析,形成包括研究报告、论文、专著、专利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项目组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48 篇,获得国家专利39 项,专著 2 部,国内外学术交流10 余次。这些成果为古建筑抗震和防工业振动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力地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方式
传真:029-83498901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国机集团网站群 |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与岩土分会 | 中国勘察企业文化网 |
留言板
Copyright ©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640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西安